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

定價 : $300
我們的故事就是集體面對生命、背景與經驗裡,那些此與彼的內在差異,在歲月中漸次顯影出 應變、磨合後的日常味道、生活記憶與真實情感…

外省台灣人協會◎隆重推出
蒲公英外省女性生活史寫作工作坊計畫作品集3

混搭的人生風格
從那個時代一路走來,混合式的多元樣貌一再出現;日常裡的人們天天都在這些多重面貌裡適應與磨合。不同的話語、歧出的觀念、陌生的吃食氣味與相異的生命經驗,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與新生。在此書中集合了眾人以時間為湯頭,生活為素材,混雜的差異為手法所熬煮出的,關於人生的種種新舊滋味;紀念也獻給所有跋涉過共同歲月的人們。




◎ 長期以來,「外省人」覺得自己的聲音和生命經驗並沒有被瞭解,對台灣的貢獻沒有被承認,經常會有一種焦慮和憤怒。但另一方面,外省人卻也一直沒有機會或意願去瞭解「本省人」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外省人」的故事。我們相信,唯有聆聽彼此的故事,我們才可以在不一樣的「外省人」、「本省人」之間,找到面對黨國體制的共同位置與檢視角度,也才能理解彼此差異之所在。 ──李廣均(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外省台灣人協會理事長)

◎ 這本文集呼喚了時代的共同記憶,讓我們認識了男人女人在困苦年代忍受的折磨與應變的韌性,帶領我們跨越時空從女性的眼睛理解移民者豐富的人情世故,這些向來不為正式史料記載,在台灣社會研究的地圖上也還大片留白。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蒲公英外省女性生活史寫作工作坊」計畫主持人)

◎ 在「念戀•滋味」裡,我們嗅到將記憶儲存在味覺中,並藉由食物的品嚐與味覺的喚醒,得以重溫並貼近生命的某個片段;「時光•曾在」捕捉人生的一瞬光影來保存記憶;「行囊•細語」則靈光乍現地為物件蒙上暈黃溫馨色澤,讓記憶透出樸實時光的生命質地;「顧盼•佳人」系列則書寫了偶然相逢、擦身而過的女人,作者在看見她人的同時,其實是照見自己,印證了書寫是一個互相看見、互相凝視的過程。 ──李淑君(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蒲公英寫作坊」講師)




關於編者:趙慶華
出生、成長於北投,目前賃居府城的芋頭蕃薯合體外省第二代。蒲公英寫作班講師、課程顧問,曾任《新觀念》雜誌社主編,現為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喜歡閱讀、攝影、旅行,對族群關係、身分認同、性別意識等課題最感興趣。

關於「蒲公英外省女性.生活史寫作工作坊」
鼓勵有興趣挖掘外省族群的歷史記憶、紀錄生命長河的流淌與多變的女性共同參與,於台北、桃園、台南、高雄等地社區大學所開設的免費學習課程。 出發點主要來自對族群關係與歷史經驗的關懷。幾經討論,策劃者外台會認為個人並非歷史的「旁觀者」而是「詮釋者」,生活史的創作可以讓寫作者在親身經歷的基礎上,保留主觀情感;不是被動地回應外在提問,而是主動向自己提問,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加以鋪陳和回答。因此採取寫作坊的形式,而非透過一般學術調查或口述歷史的途徑。希望藉此激發外省女性文字書寫的動力與興趣,使其在離開寫作坊後,亦能持續探索、記錄和創造,為自我的生命增添神采。

關於策劃者:外省台灣人協會
二○○四年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循著族群區隔線迅速分裂。族群議題在人民生活中,成了難以討論的對立話題;台灣社會在逐漸裂解的兩端,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溝通橋樑。 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群人誠惶誠恐地出發,勇敢以「外省台灣人」這樣的身分認同,成立外省台灣人協會,作為努力搭橋的位置。「我們想要透過文化工作,藉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公民政治中的裂痕,讓族群議題的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呈現。」 目前已策劃出版《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等書。http://www.amt.org.tw E-mail:info@amt.org.tw Tel:02-2321-6862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策劃者:外省台灣人協會 主編:趙慶華
書系編號 : 印刻文學265 頁  數 : 288頁
圖書規格 : 平裝.25K(15x21cm) 出版日期 : 2010年07月
ISBN : 978-986-6377-89-1 CIP : 855
成陽書號 : 3070012265

::: OPEN BOOK :::
  內頁版型  
::: 精采內容.搶先讀 :::
  【推薦序】以《混搭》述說「外省人」的庶民主體性 /李廣均  
  甜美的歲月 /蔡怡  
  王師北定中原日 /張慧民  
  躲 /阿諾  
目錄
  《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