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言詞,世界的新奇——2011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外國詩歌小輯
今年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主題是「詞與世界」,Words 和World 兩者只相差少許,卻道出了一個詩意的秘密:正因為人類說出言詞,世界才獲得意義——太初有言。而詩的技巧就是完美安排字詞的組合的技巧,詩人安排字詞以構成意象,意象構成詩篇,詩篇說出世界的秩序、美與神秘。
這是一個神奇的儀式,更神奇的是它發生在香港,一個被認為毫不詩意的地方。不要再說香港沒有詩、香港是文化沙漠之類的廢話了,香港有詩,而且有好詩。無論本土、移民、過客或是訪者,無數詩人為香港帶來無數詩,香港也因為自身結構的豐富和矛盾,成為現代詩最適合不過的書寫對象——雖然這個城市並非一個適合安放一張寫詩的書桌的城市。
現代詩正好擅長於流動、不穩和衝突,並且以一種全新的美學去統一這「不美」的一切現代事物。本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邀請來的詩人,有不少正是善於此道的好手。比如來自斯洛文尼亞的Tomaž Šalamun (湯瑪斯.薩拉蒙)、來自愛爾蘭的Paul Muldoon (保羅.莫爾頓),來自巴西的Régis Bonvicino (雷寄思.邦維希諾)和來自印度的Vivek Narayanan (維瓦克.那拉揚南),他們的國家都是所謂第三世界國家,近二、三十年的政經動盪不已,傳統的國家文化也產生變易,詩人作為最敏感的溫度計,必然用詩歌作出反應,但他們都不是赤裸裸的「現實主義者」,而是在前衛的文學手段中尋找最適合與這個奇怪的時代互動的方式,最後形成他們獨具一格的詩。現代詩善變、求變,對付一個地區社會的變局理應綽綽有餘。這些詩人的態度理應給予身在文化同樣複雜的港澳、大陸和臺灣生活中的我們的寫作以一些啟迪。
除了社會的糾結,還有性別的糾結。書寫兩性之間的糾結很難,更難的是超越此糾結。本屆詩歌之夜請來的女詩人如土耳其的Bejan Matur(白江.馬突爾)、德國的Silke Scheuermann (西爾克.朔伊爾曼)、美國的C.D.Wright (卡洛琳.賴特)和墨西哥的María Baranda (瑪麗婭.巴蘭達),各有各的答案。Bejan Matur和C.D.Wright 教人驚喜的是她們的自由,自由流露在字行意象的變換推進之中,讀之有爵士樂的快感——也有土耳其音樂的迷醉。
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現代詩令人望而生畏的,就是太多新奇和陌生的言詞,太多意外的表達方式。但當你把詞與世界放在一起打量的時候,你才會發現,是詩人的言詞更新著這個我們已經熟悉得不再有驚喜的世界,這個道理,也是這麼多詩人來到香港、用許多不同的語言要告訴我們的。
PARTICIPATING POETS 參與詩人
Maria Baranda 瑪麗婭.巴蘭達(Mexico 墨西哥)
Régis Bonvicino 雷寄思.邦維希諾(Brazil 巴西)
Chen Ko Hua 陳克華(Taiwan 臺灣)
Arkadii Dragomoshchenko 阿爾卡季.德拉戈莫申科(Russia 俄國)
Ling Yu 零雨(Taiwan 臺灣)
Lo Chih Cheng 羅智成(Taiwan 臺灣)
Bejan Matur 白江.馬突爾(Turkey 土耳其)
Paul Muldoon 保羅.莫爾頓(Ireland 愛爾蘭)
Vivek Narayanan 維瓦克.那拉揚南(India 印度)
Tomaž Šalamun 湯瑪斯.薩拉蒙(Slovenia 斯洛文尼亞)
Silke Scheuermann 西爾克.朔伊爾曼(Germany 德國)
Shuntarō Tanikawa 谷川俊太郎(Japan 日本)
Tian Yuan 田原(China /Japan 中國/日本)
Wong Leung Wo 王良和(Hong Kong 香港)
C.D.Wright 卡洛琳.賴特(USA 美國)
Xi Chuan 西川(China 中國大陸)
Yao Feng 姚風(Macau 澳門)
Yip Fai 葉輝(Hong Kong 香港)
Yu Jian 於堅(China 中國大陸)
Yu Xiang宇向(China中國大陸)
出 版 社 : |
今天文學雜誌社 |
作 者 :
|
今天文學雜誌社
|
書系編號 : |
95/2011年第四期 |
頁 數 :
|
268頁
|
出版日期 : |
2011年冬季號 |
成陽書號 :
|
3070036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