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17•十二月號:就•是•美•麗──羅曼菲

定價 : $240
【編輯室報告】流連 /副總編輯簡白

美國「最美麗的女人」瑪麗蓮•夢露,生前輕聲叮嚀,「我離開後,請勿談論我。」事與願違,實際的狀況迥異。夢露香消玉殞五十五寒暑以來,與她相關的書籍,幾乎年年推陳出新,簡直汗牛充棟,恐怕得要好幾座特大書櫃伺候,方能滿足容納各家各派的「夢露們」。

翻開歷史,美國獨立至今兩百四十一歲了,淘盡多少風流人物,論身後事,誰能比瑪麗蓮•夢露「風光」?

巨筆縱橫耽美派、惡魔主義以及古典回歸的谷崎潤一郎,評論家斷定他的創作觀之一,「美麗才算是強者,強者才值得留存」。意涵指涉,不是生涯時間的長短,而是印象典型的穠纖。美麗的愛情女神,亦即谷崎崇拜的藝術女神。

的確,人之於藝術追尋,彷彿愛情。當自我強烈欲求與迷戀的對象結合成為一體之際,既包融對象,且同時被對象所包融。前者攝取,冀盼吸納對方、無止盡地趨近於生﹔後者犧牲,甘受對方吸納、不間斷地趨近於死。愛情,尋求短暫生命的充溢,也渴望從極限的生命中解脫。就如似運用倒退的方式前進,愛情,經常以背叛生命的手段,來奉獻給生命。 這般神祕的經驗,意味著藝術的追尋,跟愛情同類同屬,靈與肉並非互相敵視拉鋸,恰似二重奏、雙人舞,永遠在彼此試探,期求和鳴、對位。舞踏先驅土方巽袒吐,「我每晚把梯子靠掛自己的肉體,再攀降下來。」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表示,「舞蹈就是發現、發現,再發現。」東西兩名家,皆一語中的。

本期的封面故事,聚光於舞蹈家羅曼菲,聚焦於「就是美麗」,緣由發想,純如上述,別無另因。

我們邀請羅曼菲的大學同窗詩人楊澤,傳記作者徐開塵,分從文學心事、生涯行事的角度,會晤對談。前者是內隱層次的意義解讀,後者是外顯層次的身世披露,皆屬不可或缺,各自透視、發掘了精采面向。兩位結識羅曼菲的時空場合、生命階段,差異非常懸殊,互映相看,呈顯某種饒富興味的對照記。

羅曼菲曾言,愛情是她人生經驗中重要的累積,幫助自己走向藝術。對談間,也觸及愛情的「掌故」跟「傳奇」,且舉例怎樣投射在羅曼菲的舞蹈創作。

更難得的,另一名大學同窗詩人廖咸浩,追憶與羅曼菲相識、相知、相惜的幾縷風塵往事,寄溫柔於恬淡,深摯又爛漫。

映象,兼容攝影與電影。劉振祥,雅號「雲門御用掌鏡」,他照見羅曼菲的「舞動」身姿,匠心獨運。紀錄片《曼菲》導演陳懷恩,亦現身說法,襯以影評人鄭秉泓的銳眼,相得益彰。

羅曼菲的姊妹淘,徐璐、李烈、平珩,娓娓絮語女性的閨密情愫,真切而昇華傷感。

習藝好比「學禪」,有二種基本意動,一是向前,勇猛精進;一是向後,找訪初心。羅曼菲倒數幾年的人生階段,似乎鉛華洗淨,歸返渾璞。身為北藝大老師,她熱衷洋溢,直白「透過教學回饋,重拾舞蹈的樂趣。」受惠的學生紛紛筆寫口述,殷懇表達思念,尤其令人動容。

歌者行進,舞者流連,畫者徜徉天地。
羅曼菲,仍迴旋在故舊門生的心中的舞台。
舞台的啟幕和落幕之間,包含一切所有的劇情。而一切所有的劇情之中,卻不包含啟幕和落幕。
真實人生的故事,生死的聚合與離散,也應作如是觀。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
書系編號 : 172/第拾肆卷第肆期 頁  數 : 200頁
圖書規格 : 平裝.黑白+彩色.21x28cm 出版日期 : 2017年12月
成陽書號 : 3070000172(ISSN:1728929-7) 印刻書號 : MIN172

目錄
  第拾肆卷第肆期(2017年12月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