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漫畫】中國名人傳記☆★榮獲北市新聞處優良讀物獎

定價 : $160
李白和杜甫這兩位生於唐世、並稱千古的大詩人之間,有著怎麼樣的情誼呢?這兩位詩人是如何地相互吸引與彼此憐惜呢?

李白和杜甫的處世態度和生命氣質完全不同,但他們卻那麼地彼此欣賞。尤其是杜甫,對李白更是崇拜和惦念。 李白大約年長杜甫十二歲。當李白因得罪楊貴妃、高力士而離開長安,來到洛陽時,杜甫才三十三歲。而這次會面,使杜甫在初見李白時,即深深為李白飛楊跋扈、豪情獷放的氣質所傾倒。也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一段傳頌千古的佳話。

杜甫的性格,除了我們素所熟知的忠君愛國、悲憫胸懷外,他生命中也有一分傲骨與豪氣。所以和李白初識時,兩人都能在彼此的生命中,看到耀眼而相互吸引的光采——飛揚不羈的李白在詩中寫及杜甫,表現出一份深沈的懷念;真情摯性的杜甫,於詩中,更一再地流露出對知己的傾慕之情。

他們在洛陽初次相遇,即相約遊宋中。後來遇到高適,三人在梁宋一帶盡興地遊玩——登吹臺、單父琴臺,遠望平蕪,懷念古人舊事,享受了一段美好時光。李杜二人,又曾同渡黃河,登王屋山尋訪道士華蓋君。後來杜甫重遊齊魯,李白特別趕來相會,杜甫還寫了一首詩送給他: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

最後兩句,鮮明地勾劃出李白的形象與精神,可見兩人相知甚深,同時也流露出杜甫對李白的憐惜之情。

李杜彼此欣賞,但一生相聚的時間,竟然不到兩年。對杜甫而言,與李白的幾度出遊,則是他生命中最難忘的經驗。日後杜甫貧苦窘迫時,更是一再回想起那段瀟灑不羈的日子,以及有俠氣、仙風,個性豪放的李白。後來,李白涉及永王李璘叛變被關,並流放夜郎時,杜甫正在蜀中。兩人雖千里相隔,杜甫對老友的惦念卻更加殷切。那段時間,杜甫一再夢見李白,其後李白雖然遇赦,但不知情的杜甫,對老友的生死,依然十分憂心。唐肅宗乾元二年,杜甫竟一連三天夢見李白,而寫成兩首著名的「夢李白」。兩年後,杜甫因懷念李白,又有「不見」一詩,其中說出「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的疼惜之語,也再次說明了杜甫對老友的誠摯情誼。

李杜兩人不僅在詩壇上以「詩仙」、「詩聖」的美稱並傳於世,他們短暫的聚合、恆長的情誼,也令後人低迴不已。

「中國名人傳記」叢書共三十冊,其中所蘊藏的精確而豐富的各類知識,能讓小讀者受益,伴隨他們度過充實而愉快的童年。

本套書採精緻、寫實的風格,在專欄的設計、學習資料的補充上加重其分量,如「歷史教室」、「文化教室」、「科學教室」、「紙上觀光」、「傳說趣聞」、「詩歌賞析」、「名作欣賞」等。透過第一手圖片和文字資料的解說,學童可充分獲知傳記主人翁的生平梗概、時代背景、事功貢獻或作品價值。

在人物編寫及表現手法上,也有所創新。除了從孔子到國父共二十三位名人的單人傳記外,還闢了兩人合傳及數人列傳的體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人傑輩出,我們編選的標準主要著眼於其實質貢獻,而且盡量不落俗套,不搞封建八股,以嶄新的現代觀點看問題。

孔子是中華文化代表性的人物,思想典範垂訓幾千年;國父推翻帝制,建立民主政體,功業永垂不朽。秦始皇統一中國,各項建制規糢壯瀾,影響深遠;漢武帝雄才大略,開疆拓土,伸張國威。唐太宗英明睿智,貞觀之治成了國史上太平盛世的模範;成吉思汗蓋世英堆,威震歐亞。趙匡胤度量寬宏,和平創業成功;朱元璋崛起草莽,驅除胡虜。康熙皇帝勵精圖治,堪稱國史上第一明君。

三國故事膾炙人口,而諸葛亮的料事如神及曹操的文采風流更為人所豔稱。武則天傳奇一生,才幹超凡,是國史上的異數。王安石矢志變法,悍然向傳統的積弊挑戰,確有道德勇氣。岳飛的精忠報國,家喻戶曉.;王陽明一代大儒,倡導知行合一。鄭成功孤臣孽子,經營台灣。這些人物,永遠值得多花心思去深入了解。

司馬遷的史記是千古絕唱;陶淵明的意境令人嚮往;李白、杜甫的詩超軼絕倫;蘇東坡的文章自擅勝場。

玄奘西行取經,悲願弘大;惠能明心見性,禪門高僧。

項羽、劉邦的龍爭虎鬥永遠動人心弦,洪秀全和曾國藩在上世紀的拚搏,也給後人極大的啟示。

藝術家和科學家在西洋史上出盡鋒頭,在中國史上卻有些面目模糊。我們藉著列傳的體裁,精選了幾位介紹給讀者。時代在變,傳統評核人物的基準也該有所修整,所謂「發潛德之幽光」,這些傑出人士的確是不該埋沒的。至於婦女列傳,也是基於同樣的心情。

「見賢思齊」是句說濫了的老話,但讀名人傳記仍是學習人生教訓最精省的途徑。看漫畫讀歷代偉人傳記,了解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歷史傳記不再只是呆板的文字,結合了漫畫的活潑呈現,讓讀者讀歷史傳記不再枯燥乏味。
出 版 社 : 牛頓 作  者 : 陳明柔◎編劇/李進坤◎漫畫
書系編號 : 中國名人傳記11 頁  數 : 120頁
圖書規格 : 25開15x21.5cm 出版日期 : 2005年11月
重  量 : 平裝 ISBN : 986-7886-51-8
CIP : 9789867886514 成陽書號 : OQ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