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土地的聲音 /副總編輯周昭翡
閻連科的小說以「奇」見長。
譬如《為人民服務》,男女主角藉由撕毀毛語錄,砸碎毛澤東雕像來助興,以達到性高潮,釋放出潛藏於中國社會不敢言的政治壓抑,一經刊載即遭查禁;又如《丁莊夢》,以河南愛滋村為背景,被認為「誇大愛滋病的危害和恐懼」再遭封殺。《受活》虛構了一個殘疾人組成的村莊,為發展觀光事業,欲將列寧遺體從俄羅斯買來安放中國,建「列寧紀念堂」發死人財。《風雅頌》目光則轉向知識階層,揭露了知識分子偽善的面貌……
相較之下,這次發表的《我與父輩》,回顧父親那一代人勞作和土地的意義,父親對他的「痛打」,他對父親的「清欠」,日常柴米油鹽,人間生老病死,點點滴滴娓娓說來,沒有辛辣具爭議的題材,少了刺激,少了對禁忌的挑戰,顯得雲淡風輕。
但是,閻連科自言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他截至目前為止,最為椎心刺骨的一次。因為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實和準確,最不需要靈感、想像、技巧和主義,回歸到樸實與真誠。
樸實與真誠,來自土地的呼喚。既想反抗與逃離這落寞封閉的土地,卻又仰仗守望這滋養他的土地,兩股不斷拉鋸的力量,閻連科藉由寫作統合起來。不是虛構小說,也不是回憶錄,而是他人生的紀實散文。字裡行間,我們嗅聞到濕漉漉的、親切芳香的土地氣息,又感受到那片遼闊的大地上,一整個年代苦難的背負。魯迅小說中的故土,沈從文筆下的湘西,蕭紅描繪的呼蘭河,土地的聲音那樣真實地呼喚,蔚成文學的巨流,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此打動了我們。
源於土地的呼喚,〈台灣、文學、我們〉是齊邦媛教授記憶文學中的重要篇章。她的成長,經歷抗戰與國共內戰的政局動盪,在武漢讀書再負笈美國最後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半生的戰燹與漂泊,編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及主編《筆會季刊》期間,她戮力引介翻譯台灣重要文學作品,向國際展現了台灣文學豐富的樣貌,也影響了許多人對台灣文學的看法。那天與陳芳明教授一起去探望她,談到了台灣的文學,當「愛台灣」變成一種政治語彙時,齊教授對台灣文學做出的努力,特別值得我們景仰深思。與這塊土地休戚與共、自然流露的深情,原也不需言詮。
提到台灣文學,小說家黃春明筆下的人物形象更是鮮活靈動,呼之欲出了。本期他說故事般從童年出發,敘述自己清貧、卑微、掙扎的人生,道盡了台灣城鄉走過的曲折路徑。
無論是出生河南農村,現居北京的閻連科,或出生東北遼寧,而落腳台灣的齊邦媛,及出生台灣宜蘭,持續推動宜蘭在地文化的黃春明,儘管他們的背景如此殊異,都與我們在文學中相遇,讓我們跟隨著、傾聽著土地的聲音。
出 版 社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作 者 :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書系編號 : |
71/第伍卷第拾壹期 |
頁 數 :
|
240頁
|
圖書規格 : |
平裝.黑白+彩色.21x28cm |
出版日期 :
|
2009年07月
|
成陽書號 : |
3070000071(ISSN:172892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