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已完售▲
灼熱
「我對我的生命意義是真正誠實與負責的,儘管我的肉體死了,形式的生命結束了,但是我並不覺得我的靈魂就因此被消滅,無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終止。」
十年後,讀《蒙馬特遺書》、讀邱妙津死前一個月的日記,依然感到一股灼熱,存留於文字底層的熱度,讓漸入中年、心層層冰封的自己,對比出反差,而被灼燙了。那是十年前感受不到的,那時甚且因著內心同等的暴亂,無法靜心進入文本,彷彿一不小心便要被捲入一場心靈風暴。那年她二十六歲,距發表第一篇作品也不過七年時間,從〈臨界點〉到《蒙馬特遺書》,其語言、思想與書寫技術的成熟與躍升近乎飛行,只因為「如果不是全然的『獻身』,就什麼也沒有」。
如今,還有多少人是以此等獻祭的心情對待寫作?還有多少人能說「我必須先成為一個作家之後,才可能成為別的,我要把我的這一生奉獻給文學」。她的人生很短,或也因此得以貫徹理念不致鬆潰。
看她〈臨界點〉前一年的十則習作,一種思辯、內省、顛覆並不時透露暴虐質素的文體在逐漸成形,許多線索毫不浪費地在往後被利用、發展,建構出她文學王國裡的重要圖像。如果短短七八年可以進步如斯,那麼再十年呢?這些圖像會是什麼模樣?劇作《假面偶》所透露的,則是其他文體的嘗試,情愛想像的翻轉與辯證,是邱一貫的關心。最有趣的當屬創作構想,一兩張條理清晰的摘要,顯露出邱妙津創作過程中極度理性分析的性格,足以破除一般人視創作為神魂迷亂的想像。
認真想來,讀邱妙津最不可思議處,或在明明是那麼私密的書寫,卻能引起廣大共鳴,讀《鱷魚手記》,不自覺喚醒自身的大學生活,架設起對照排比的參考座標,好衡量對照彼此的苦痛;《蒙馬特遺書》則連那些參考座標都不需要了,垂墜般深深潛進痛苦裡,辯證著愛與死的意義,直截拍擊著讀者內心裡最軟弱的角落,教人泫然。
專輯之外,「映像館」特別推出「在路上」小輯,從公路電影的興起、發展、精神與代表的導演、作品進行完整搜羅引介。上路是因為心靈生了病,路上才有我們的救贖;可漫長的飄流之路,卻又總是危機四伏。駱以軍最新小說〈夏日煙雲〉也說的是一種飄浪的無根心境,在現實、回憶與虛構間穿梭迷亂,虛實真幻,原本並存於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之中。
出 版 社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 |
作 者 :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書系編號 : |
22/第壹卷第拾期 |
頁 數 :
|
240頁
|
圖書規格 : |
21x28cm |
出版日期 :
|
2005年06月
|
重 量 : |
平裝 |
ISBN :
|
17289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