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靈堂傳奇──幽情三部曲之三(完售)

定價 : $399

●本書完售●

李喬.幽情三部曲之三《散靈堂傳奇》
一名棄嬰終成法師,又以祖傳草藥濟世。重點是建「散靈堂」,置道、佛、基三教以及台灣草木、河川、土地六聚靈碑。招請渡台隕歿、原民護社喪命、械鬥犧牲者、二戰埋骨海外台兵、中國內戰死亡台兵、二二八冤死者、白色恐怖被殺等散靈來歸。最特別之處是,邀請教授詩人作家,各教道長牧師撰寫招魂文以共襄盛舉。創立「靈安教」,立「五論」,又跨越「常識門檻」,王角「失蹤」之前還建一政黨一「角鳴黨」,那是山野人「起嘯」,有點鬧笑。



關於作者:李喬
1934年生,台灣戰後第二代作家,已出版《李喬短篇小說全集》十一冊,《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加上漏列的,計二百餘篇二百餘萬字。長篇小說十四部,三百餘萬字,文學論述兩部,文化論述七部,劇本三部,敘事詩一部。總計七百餘萬字。 曾獲第三屆「台灣文學獎」(1968),第四屆「吳三連文藝獎」(1981),第四屆「吳永福評論獎」(1993),台美基金會「社科人才成就獎」(1995),第十屆「國家文藝獎」(2006),行政院客委會「客家文化終生貢獻獎」(2007),獲頒靜宜大學「第一屆蓋夏論壇講座」(2010),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牛津獎」(2010)。代表作《寒夜三部曲》等有英日文譯本,公共電視拍成四十輯連續劇曲,另有福台語歌仔戲、客台語舞台劇演出。 《寒夜三部曲》、《埋冤「1947」埋冤》、《咒之環》乃台灣歷史、社會、文化人性之連續演繹計二百萬字。



〈宗教後宗教〉鄭清文
有人對死者、冤死者毫無關心,也有不少人用不同方式去紀念他們、懷念他們。 在法國巴黎,蒙巴那斯區,有一條地道,牆是用人的頭骨和肢骨砌成的。那些是法國大革命時犧牲的人,據說有六百萬人。這應該是政府建造的吧。 李喬關心的角度不同。他是用宗教的角度去關心的。這本書從傳說的時代寫起,經過各種宗教,一直到他創設「散靈堂」,而後回返山林。他的重點在招魂。 宗教的形成,是從對於不知的敬畏開始。宗教在歷史的過程中,是由不知走向知。不知的事依然很多,但是知的範圍卻快速的增加。 三大宗教的形成,大概都在兩千年到三千年之前。人類的歷史以Homo sapiens(智人)的出現來說,也有三萬年。 宗教的時間不同,卻掌握了人類的多數。不過,知的世界不斷擴大以後,神的因素卻漸漸稀薄,人的因素也快速浮現。 李喬接觸道教、佛教,後來也洗禮成為基督徒。他經過多年的思考結果,重點也由神轉到人。「安靈教」的創立就是人關心人的結果,人要依賴人,人要人來拯救。



〈招魂、散靈、二○一二〉彭瑞金
《散靈堂傳奇》以招魂始以散靈終。在台灣人開發墾拓的過程中,在台灣人成家立業的經歷裡,因有無數的生靈為此犧牲、奉獻,才能造就後世子孫安居的家園。在歷史的共業裡,更有無從計數的冤魂恨魂的付出,這塊母土家鄉才能走出來瘴癘洪荒。在人情義理上,招魂是安撫敬慰遊魂、孤魂、冤魂、恨魂,眾魂安眾人心安,招鬼魂是為了安人魂。然而,台灣魂之失散,豈止亡魂?李喬要親朋好友為台灣招魂,真心本意恐怕還在為眾多靈魂離開身體遊蕩的失魂台灣人招魂。在台灣人魂兮歸來的召喚中,的確讓人感受到作者代表的老台灣人內心沉重的悲痛、無奈,包括老台灣人在內,以及各種年齡層有著心會生病的台灣人,甚至幾百年來,在這裡為這塊土地付出一生代價的所有遊魂、孤靈,相同的悲哀與沉痛,在彼此互相撫慰照拂之餘,面對依然殘破不堪的零碎「家園」,恐怕難免又要同聲沉重地傷嘆:「台灣人!魂歸何處!」
「散靈」看似戲謔,也似氣憤話,可是,事實不敢亦將被散,就像有些人擔心死後無從聚靈、集靈,備了上好的棺木或骨罈,築墳、造塔極盡奢華,豈又真能保住一縷真魂?有人主張樹葬、風葬、水葬,將無用的臭皮囊還諸天地,與草木不同、與天地並存。不知李大師想的和我想的一不一樣?從「草鳴堂」一轉為「散靈堂」,就是悟道天寬地闊,芳草無邊,為家國殫精竭慮集靈聚魂,不若散之天地還本歸元?或許更為痛快淋漓。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李喬
書系編號 : 印刻文學362 頁  數 : 424頁
圖書規格 : 平裝.25K(15x21cm) 出版日期 : 2013年06月
ISBN : 978-986-5823-10-8 CIP : 857.7/102008300
成陽書號 : 30700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