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上卷)──袁世凱的篡逆與退位(完售)
緒 言

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史上繼往開來、臭名昭彰的一個封建軍事政治集團。它繼承了曾國藩、李鴻章等出賣國家和反人民的罪惡事業,又替蔣介石政權提供了軍事獨裁的可恥榜樣。在它的統治下,帶來了中國人民的嚴重災難,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它的黑暗統治卻又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政治覺醒和革命鬥爭,中國人民革命的領導力量就是在這個時期生長和發展起來的。

北洋軍的前身是「新建陸軍」。從一八九五年「新建陸軍」產生至一九二八年北洋軍閥的末代統治者垮台,前後共計三十三年。

北洋軍閥統治中國,前後共計十七年,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袁世凱當權時期:從一九一二年袁氏篡奪辛亥革命果實取得臨時大總統,到一九一六年洪憲帝制失敗斃命新華宮止,前後共計五年。

第二階段,袁的繼承者皖系首領段祺瑞當權時期:一九一六年段任內閣總理後,對內執行「武力統一」政策,對外投降日本帝國主義,北洋派內部因權利之爭分裂為直皖兩系。一九二零年爆發了直皖戰爭,段氏兵敗下台,前後共計四年。

第三階段,直系首領曹錕、吳佩孚當權時期:一九二零年直系戰勝皖系後,實際上已控制北京政府。一九二二年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又打敗了奉系軍閥。一九二三年曹錕以賄選當上了總統,其實權則移於部下吳佩孚之手。一九二四年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被奉系打敗,直系政權瓦解,前後共計四年。

第四階段,從一九二四年奉系首領張作霖戰勝直系,實際上控制北京政府,到一九二八年為南方軍所敗,逃回關外,在瀋陽附近皇姑屯被炸身死,為期也近四年。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南方(主要在西南方面)還存在地方軍閥,不受北京政府的管轄,所以北洋軍閥實際上不能控制全中國。北京政府總統也不一定由北洋軍閥擔任,但其實質上是北洋軍閥的工具。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七年中,北京政府前後更換了十三任總統,四十六屆內閣。這種走馬燈式的政府,是北洋軍閥內部爭權奪利的反映,帝國主義爭奪中國勢力不平衡的反映,也是中國社會不穩定的反映。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袁世凱及其繼承者們,堅持「武力統一」政策,發動過幾次南北戰爭,他們所炫耀的北洋派的武力,由於內部分化而日益削弱,所以一代不如一代,以致北不能統一北,南不能統一南,並由此發展為北與北戰,南與南戰的軍閥混戰之局。最後北京政府政權為國民黨新軍閥所取代。

北洋軍閥各派系都有其帝國主義的背景。一般說來,袁世凱親英美,段祺瑞、張作霖親日,曹錕、吳佩孚又親英美。但也不是絕對的。例如袁世凱想做皇帝,由於歐戰發生,西方國家無力相助,袁就不惜以國家的主權命脈獻給日本,以交換日本不干涉中國帝制;張作霖入關做了「大元帥」,又想聯英美以反對日本的獨霸之局。這些變化說明了一個真理,主子與奴才的關係,也是以當前的利害為轉移,不是一成不變的。

歷史不能分割。要了解北洋軍閥產生的歷史背景,必須從清政府後期西方帝國主義侵入中國,開始對清政府給以沉重的打擊,而當清政府完全就範之後,又轉而利用清政府作為間接統治中國人民的工具這一時期說起。

一八四零年,英國侵略者發動了骯髒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門戶,揭開了資本主義列強掠奪中國資源、奴役中國人民的序幕。一八四二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訂立了《南京條約》,開闢了五口通商,並將香港租讓予英國。
與此同時,美國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也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一八四四年,美國派第一任駐華公使顧盛帶領戰艦四艘來華,威逼清政府與之簽訂《望廈條約》,用「最惠國待遇」的條文,取得了英國以武力在中國所取得的五口通商、關稅協定和領事裁判權等權利。

一八五六年,英國派遣艦隊駛入廣東省河,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美國艦隊開在前面掩護它們前進。清朝炮台守兵看見是中立國的船隻,不便開炮轟擊,致使英國艦隊得以安全前進,由此發生了炮打廣州城和焚燒城外民房數千家的大暴行。

一八五八年,英法聯軍再犯廣州前,曾邀美國參加。美國總統布加南決定中立,但又派遣美國艦隊隨同出發,準備在適當時機出面來「調停」。是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美國輕而易舉地與清政府訂立了《天津條約》,分嘗了勝利的果實。

一八五九年,英法聯軍由大沽口駛入白河,被中國守兵擊沉英艦四艘,英國艦隊司令霍布中彈受傷。美國艦隊司令達特納爾令所部水兵向白河兩岸開炮,掩護英法兩國艦隊退出白河,駛回上海。同時,美使華若翰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線,從北塘入京,換約而返。

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焚燬了圓明園。此後還發生了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一八九四年中日戰爭以及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等事件。這些戰爭和暴行,一次又一次地暴露了這批文明強盜的本來面目,從而促進了百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王朝的鬥爭。

帝國主義能夠打敗腐朽的清政府,但是打不敗英勇的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打進中國門戶的一天起,中國人民就開始了前赴後繼的各種形式的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這些鬥爭又隨着帝國主義的加緊侵略而日益發展。

先是,一八五一年,中國南部崛起了太平天國革命,起義軍很快地推進到長江流域和淮河以北。太平天國雖在一八六四年被國內外聯合起來的反動勢力所鎮壓,但它嚴重地打擊了清政府的威信,並加深了中國人民對外國侵略者的仇恨。一九零零年,帝國主義聯軍以屠殺焚掠等殘酷手段撲滅了北方義和團的反帝運動,佔領了中國首都北京,但終於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民是不可被征服的,因而感到利用清政府作為間接統治中國人民的工具,是既省力而又唯一可行的辦法。它們在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就範之後,就轉而積極地支持這個政權。

同時,清政府對外不能進行抵抗,對內又害怕人民的力量發展起來將要推翻它的統治權,就悍然不顧地採取了「寧亡於外寇,不亡於家奴」的賣國投降政策,和帝國主義一道,殘酷地鎮壓本國人民。

自一九零零年以後,清政府對帝國主義採取了有求必應和來者不拒的態度,甚至主動地求助於帝國主義,共同鎮壓中國人民。至於對外賠款與喪權辱國的一切損失,則都轉嫁在人民身上,皇帝與貴族卻仍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過着奢侈荒淫的生活。

由此可見,當時帝國主義已從打擊清政府轉變為利用清政府,清政府已從盲目排外轉變為投降媚外,帝國主義與封建王朝在反人民的共同點上結合起來了。

在這一新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受到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農村經濟受到極大破壞,全國成為帝國主義工業品的傾銷市場,造成了廣大人民的貧困和破產。這些痛苦的實踐教育了中國人民,要救國必須打倒帝國主義,而要打倒帝國主義,就首先必須打倒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封建王朝。打倒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是統一而不可分的雙重政治任務。

帝國主義掠奪中國、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總目標是完全相同的,但它們相互之間又有矛盾。因此,它們在不同的時期,採取了不同的手段。有些時期,某幾國結成一夥來對付另外的一夥,有些時期,由於利害一致,成立了聯合侵略陣線來共同宰割中國。

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存在於從南方侵入中國的英國與從北方侵入中國的帝俄之間。英國剛開始是與法國結成一夥的,後因法俄有軍事同盟關係,而帝俄對東北和華北又有獨佔的野心,它就找到日本代替法國作為抵制帝俄和侵略中國的得力助手。美國對中國則以偽善的姿態出現,但也企圖利用日本作為進攻中國和侵略亞洲的跳板。於是英、美、日三國所形成的一夥與俄、德、法三國的一夥互相對立,因此引起帝國主義之間的一次戰爭——一九零四年的日俄戰爭。

為了具體描繪北洋軍閥的全貌,我們就從北洋軍閥的開山老祖袁世凱從軍發跡寫起。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