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說新語
山家三脆素三鮮

山家三脆素三鮮

在我的老家,有一道「素三鮮」,此菜極脆爽,食之頗有味,媽媽常製作,每樂在其中。據近人伍稼青的《武進食單》,便記載著:「將冬筍(亦可用綠竹筍、毛竹筍)及香菇切絲,與剁碎之雪裡蕻先後煸好,再加醬油、鹽、糖等佐料拌和起鍋,名曰『素三鮮』。」

這一素菜流傳極廣,不知它起源於何時?何地?唯在南宋之時,便有類似美味,名叫「山家三脆」,用料大致相同,亦有無窮滋味,載之於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

書裡寫道:「嫩笋、小蕈、枸杞頭,入鹽湯焯熟,同香熟油、胡椒、鹽各少許,醬油、滴醋拌食。趙竹溪密夫頗嗜此。或作湯餅以奉親,名『三脆麵』。嘗有詩云:『笋蕈初萌杞採纖,燃松自煮供親嚴。人間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蕈亦名菰。」

文中的蕈,指的是菌類。今通稱為菇。基本上,蕈的氣味甘寒,古人認為「其味雋永,有蕈延之意」,因而得名。早在宋代之時,食菌十分普遍,當時家住仙居(浙江縣內)的陳仁玉,便撰寫了《菌譜》,介紹當地的菌,多達十餘種。但有的菌有毒,誤食可能致命,欲辨別有毒否,明人汪穎在《食物本草》一書裡,提供一個方法,此即「凡煮菌投以薑屑、飯粒,若色黑者殺人,否則無毒」。而今民智大開,已有資料可稽,甚至上網可查,似乎不必費勁,就能得知結果。

枸杞挺有意思。宋人寇宗奭《本草衍義》載:「今人多用其子,為補腎藥。」明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得更為明確,指出:「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其味甘平,美如葡萄。「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因此,道、釋之徒,每用它作為長壽補品。其實,枸杞頭(藤上的嫩葉)是很棒的菜蔬,有平肝、清肺的妙用,只是味苦性寒,故炒食莖、葉時,必須加點白糖,以解其微帶的苦味。

至於湯餅,就是湯麵。據宋朝《青箱雜記》載:「湯餅,溫麵也,凡以麵為食煮之,皆謂之湯餅。」因此,這個用嫩筍、小菌及枸杞頭製作的湯麵,配料都以甘甜香脆著稱,故雅名為「三脆麵」。山村鄉野之人,認為可和人間至美的玉食媲美,供奉父母長輩,藉以表示孝心。

又,嗜食「山家三脆」的趙密夫,號竹溪,是宋皇室後裔,其先祖趙廷美,乃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弟,被封為魏王。密夫曾中進士,生活尚稱
優裕,亦愛舞刀弄鏟,製作「山家三脆」,或涼拌為冷盤,或下麵成澆頭,不愧清真雅士,透過林洪筆端,成為無上美味。

嫩筍、小蕈、枸杞頭,皆為春季的時令佳蔬,著眼新鮮爽脆,帶有春天氣息。如在炎炎夏日,則可換個法兒,做成不同素麵,其上面的澆頭,也可多多益善,不僅增加風味,同時更富營養。像家鄉的「素三鮮」,家母在製作時,常會酌添毛豆,偶爾加些金針,甚至把切絲的香菇,改成黑木耳。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只要透過實踐,並發揮想像力,餐桌上的食物,或可變化萬千。

 

桃花泛與一聲雷

用鍋巴來做菜,既能葷也能素,而且燒法雷同,大部用澆淋手法,將燒好的主、配料,直接澆淋其上,產生美妙效果,或見桃紅豔色,或聞滋滋作響,初見此情形者,常為之動容,並引發聯想,既命名「桃花泛」,亦有人誇張地稱其為「平地一聲雷」,不愧有「天下第一菜」之譽。

又稱飯焦或焦飯的鍋巴,為米飯燒至香焦的底層,一般是用糯米、粳米所製,以片薄,色澤淡黃,酥鬆香脆為佳。鍋巴歷史悠久,堪與米飯共存。現代食品工業,在製作鍋巴時,可採用將米飯置烘烤箱中塌烤,也能放鍋中炸透。如按米的品種,則有秈米鍋巴、糯米鍋巴、粳米鍋巴及小米鍋巴等。儘管風味不同,且不論直接送口,或者將之製饌,在手法上倒無太大分別。

鍋巴特別香,嗜之者頗眾。《南史•潘綜傳》載:「宋初,吳郡人陳遺,少為郡吏,母好食鍋底飯,遺在役,恆帶一囊,每煮食輒錄其焦以奉母。」以焦飯奉母,人稱為純孝。我亦愛食鍋巴,目前能吃到的,為機器大量生產,色澤雪白,炸得酥脆,當成零嘴,甚能解饞。

歷史上有兩款鍋巴,堪稱極品。其一為《隨園食單》中的「白雲片」。云:「白米鍋巴,薄如綿紙,以油炙之,微加白糖。上口極脆。金陵(今南京)人製之最精,號『白雲片』。」它用焦飯製作,取白色部分,用剪刀剪成如銅錢大的圓塊;其二源於民間寺廟。相傳成都昭覺寺僧眾,日食稻米千斤,香積廚造飯時,潛心加工鍋巴,漸成齋堂名菜;另,重慶的縉雲寺,於一九三二年創辦漢藏教理院時,廚僧創造出香脆油亮的「縉雲鹽茶鍋巴」,信眾香客超愛,成為天府小吃中的一絕。

以鍋巴入饌,素比葷清雅,用口蘑尤佳。此口蘑因產於張家口而得名,以前是野生的,現已人工培植。口蘑有大有小,愈小其味愈濃,其頂小的一種,號稱「口蘑丁」,大小略如鈕扣,細小而且齊整,上面帶層白霜,望之美觀極了。據散文大家梁實秋的回憶,「抗戰前夕,平綏路局長以專車邀我們幾個學界的朋友遊大同雲岡,歸途經張家口小停,我以三十餘元買了半斤上好的道地的口蘑丁,那時候三十餘元,就是小學教師一月的薪給。」他並謂:「蘑菇丁很容易發開,用以製口蘑鍋巴或打滷作湯麵,都是無上妙品。」

我有幸先後去了張口市(即張家口)及大同市,也到雲岡觀賞,吃了幾頓大餐,就是沒有那口蘑鍋巴湯,不免悵然若有所失。在《金陵美肴經》中,載有「本口蘑鍋巴」一味,據說早年是南京的筵席大菜,既可將炸好的鍋巴,倒入湯汁食用,也能用鍋巴蘸著湯來吃,我去南京數次,總算嘗過此味,但無滾燙湯汁澆淋鍋巴的嘩喇聲效,少點趣味,有些可惜。

近日友人寄來極品的羊肚菌,滋味不在口蘑之下。乃倩高手用牛番茄切塊打汁,加入發好的羊肚菌及玉蘭片,在燒沸後,直接澆鍋巴上,其色橘紅澄亮,聲響勁舒有致,鍋巴或脆或糯,湯汁濃醇香鮮,實為素菜雋品,食之餘味不盡。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