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狂飆的年代 Rock 'n Roll:Down the Flaming Road(再版中)
【自序】蠢材之樂

朋友 E 來一段 Youtube,內容是位名叫 Ethan Bortnick 六歲幼稚園生,接受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傑。雷諾的訪問,並且表演鋼琴演奏。

這孩子可愛極了,反應極快,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卻又充滿童趣,當然,他的琴藝更是一流。

據他自己的說法是他聽了音樂的每一個音符之後,就可以用他那顯然比玩具高級不了多少的鍵盤把它絲毫不爽地彈出來,「我爸媽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根本不相信是我在彈」。

他還說,「我爸爸也會彈琴,可是那首『瑪麗有隻小羊』卻彈得不怎麼好,我就教啊…教啊…教啊(有點煩 + 有點嫌爸爸不成材的口氣)…後來,就勉強可以了」。

他現在才六歲,這當然是天才,屬於天生會彈琴的那一國。

 
真羨慕啊。

我自己練吉他,因此知道音樂有多難。

超過五十歲才起步,肌肉、手指關節早已僵硬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從小就是一個「完。全。音。樂。蠢。材」。

偏偏從小又喜歡音樂。Mmmmmm….「音樂」啊?其實也沒這麼 Professional 啦,只是喜歡聽歌而已。

我是在考一百分才有可能(是『可能』而已唷)被賞吃個雞蛋的環境下長大。有次一粒蛋已經吞下去,爸爸突然發現另一科沒考好,當場怒瞪我「還給你吃蛋呢!」,還好,已經嚥下去了。

那種環境下,哪有可能去學那麼貴族的音樂?所以小時候玩的不外就是鄰居玩伴的口琴或遠足時在風景區買的咿咿唔唔笛子..等等。

高中、大學時都摸過別的同學的吉他,也都談不上「學」,真的只是很羨慕地摸摸而已,連 C F G 三個基本和弦都弄不清楚。

可是這麼多年從未忘情。一直到調職東南亞,時間比較充裕,也真的是有些自己可以支用的閒錢了,所以就在 Yamaha 音樂教室外徘徊許久之後終於鼓起勇氣進去報名。那年,五十一歲,很慶幸自己做了件真正想做的事。
然而,我的音樂蠢材體質並沒有改變,所以吃了很多苦頭。

我到現在聽到音樂還是弄不清楚 Do Re Mi Fa,更別說看譜了。還好讀過不少流行音樂的故事,知道很多著名的流行音樂家也是「蠢材」。譬如說藍調大師 B B King 有次參加演出,就跟別的同台演出者說,「和弦就交給你們,我不會」。

靠,不會和弦也能成為舉世知名的藍調大師,那我還怕什麼?

其實,我有陣子還真的怕到差點半途而廢。

上課第一天,老師問我要學什麼?

學什麼?不就是學吉他嗎?

結果才知道原來吉他有這麼多種。老師說,「直接學電吉他好了」。

下課後就跑去買了一支名牌 Fender 吉他,滿心以為只要有支跟「吉他之神」艾瑞克。克萊普敦一樣的吉他就可以「有為者亦若是」了。

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吉他的技巧其實並不太多,可是光是搥弦、推弦就練得我嘴歪眼斜、七竅生煙,怎麼弄,就是不到位,那支那麼漂亮的琴,怎麼會聲音這麼難聽?

我記得有次老師交下 Black Sabbath 的 Iron Man。這首曲子我早就耳熟能詳,當然也很樂意練。但是真挫折啊,一小節的曲子,怎麼練就是不成樣,搞了兩個月還是鴉鴉烏,當時曾經想「算了吧,就甘心當個聽眾好了」。

還好有次也是鼓起了勇氣問,「這首曲子要練多久才可以成功?」,老師的回答讓我精神大振,「大概一年吧」。

哇,連老師都說要一年,我緊張個什麼?就這樣撐下來了。

可是,真正開始有進步,卻是因為「失學」了。

在新加坡上了三年的課,成就相當有限,沒有練會任何一首完整的曲子,問題出在哪兒?到了曼谷才知道。

二零零四年到曼谷,安頓之後又去找到 Yamaha 音樂學校,沒想到他們欠缺師資,一直開不了課,我只好自己練,這一練,才發現在新加坡沒有進步正是因為有老師的關係,因為有了老師,心理上產生倚賴認為一定會成功,反而練琴變得有一搭沒一搭,總想每星期上課那天就會學到東西,反而忽略掉最重要的日常練習。

有了這個省悟,我就主動棄學了,改成強迫自己練琴,最後到了每天非要練一下,否則就覺得那天沒過完的程度。這樣,才真正體會到在進步。

可是真辛苦,幾乎每一刻都在克服困難,然而對我來說,這恰好是學樂器最迷人的地方。

不停地克服困難。

從小就聽過「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現在才有體會。

當然不會變壞,練琴都來不及了,哪裡會有時間去變壞?

我後來就很鼓勵包括自己的孩子學樂器,那是個很好的訓練,你必須很專注、很認真、很負責、很有耐心地去克服困難,當那一小節音樂終於能約略掌握,終於開始漸漸變成悅耳的時候,那種成就的喜悅就是最大的報償,但是你也只能高興那短暫的一刻,因為前頭還有數不清的障礙等著去克服。

這是我學樂器的最大收穫。

我左手四個指頭上都有繭,以前會痛,現在已經不痛了,可是我知道自己還差得遠,愛爾蘭搖滾吉他好手羅利。

蓋勒格曾經彈到指頭流血都不停。那是何等的毅力,我也常常用他來自我勉勵。

幾年下來,還真的練會了一些曲子,去年八月去台北發表新書《閒走@東南亞》,就和兒子一起唱了幾首,我們兩個都是首度在公眾面前唱歌,唱得夠爛但感覺真的很好。

當然不會忘記自己還是蠢才,阿就是蠢才才要練啊。

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我的吉他還是彈得坑坑疤疤,不過沒關係,我知道自己雖然爬得很慢,但是一直還在前進。

相較於天才的燦爛奪目讓人羨慕,蠢材的樂趣其實也不會更少啊。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