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於江湖(完售)
〈自序〉張輝誠

《莊子•秋水》篇有則著名寓言,說的是莊子和惠施兩人在濠梁之上,爭辯到底莊子知不知道魚在水中從容出遊的快樂,這則寓言許多讀者或研究者喜歡從主觀/客觀、情意/分析、知識/直覺等方面切入討論,我自己卻寧願搭配著莊子另一則寓言相互參看,那是《莊子•大宗師》: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先容我簡單翻譯一下:「生和死是天命所定,如同白天黑夜變換一樣,乃自然之理。人無法改變、不得干預,這原就是萬物的情態。人以為天是給自己生命的父親,而終身愛之,不知還有獨立超絕的道呢?人以為國君比自己高貴,而捨身報君,不知還有那真君主宰呢?」接下來便是這則寓言了:「泉水乾涸,魚困在陸地上,喘著氣相互濕潤,吐著涎沫相互濡濕,倒不如在江湖中快活地彼此忘懷。與其稱讚堯而毀謗桀,不如兩者都忘記而化於大道之中。」

這樣看來,莊子或許是真知道魚之樂的,魚之樂本不在困窘的生命狀態中顯現,而在江湖兩忘,既忘水也忘一己之形軀。或許順著莊子的話再引申一下,魚換成了人,人應該忘些什麼?忘生忘死?還是不僅止於忘?還要相忘而化於大道之中?但是又該如何化於大道呢?真正大道的境界又是怎樣呢?

我寫這本書,想的都是這些問題,一直以來,不斷藉由自問自答來解決自己生命的困惑,尋找某種答案。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