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貝爾到張愛玲
那一位大師沒被吻死?

諾貝爾文學獎常被指為年高德劭獎,因為桂冠得主往往已是殘年風燭。又有論者認為諾獎榮譽是創作上的「死吻」,盛名之下,每每不敢重現江湖。美國小說家史坦貝克得獎時信誓旦旦,自誇一定打破此「咒」,但結果也是齎志以終。以下的報導以八○年代十位得主為焦點,看看那一位沒被「吻死」。

一九八○年:波蘭詩人米華殊。得獎後避居美國北加州鄉下農莊,致力整理舊作出版,且從事大量譯介。雖時有新作(詩及短文),卻已無大塊文章。但在介紹波蘭文學方面(如名家阿歷山大•沃特),則以其殊榮奪得發言權。

一九八一年:德語作家卡內提。得獎時正在養病(一九○五年出生),未曾接受任何媒體訪問。近十年來分別在瑞士及英國靜養,再無任何新作。

一九八二年:哥倫比亞小說家加西亞•馬奎斯。得獎後依然活躍。在一九八五年出版《愛在瘟疫蔓延時》,極受世界文壇推崇,西文本也行銷數百萬冊,各種譯本都相當暢銷。一九八七年推出報導文學《智利秘密行動》。一九八九年再以長篇小說《迷宮中的將軍》為拉丁美洲反殖民英雄波利瓦重新繪像,引起拉丁美洲文化界的爭議。此書大西洋兩岸評價亦佳。在這段期間,小說家還以獎金資助六位古巴及西班牙導演,將他的作品改編為電影。目前正在寫一本長篇小說。

一九八三年:英國小說家高定。高定得獎時備受批評,認為分量不及另一位英國小說家葛林。去世不久的瑞典皇家院士龍吉維斯特對這個決定尤為憤怒,破例向記者表達不滿。高定後來曾出版長篇小說一種,大西洋兩岸評價都平平,認為了無新意。

一九八四年:捷克詩人賽佛特。得獎時老詩人已進醫院,得由瑞典大使去醫院報告喜訊。出院後健康仍然欠佳,一直在家靜養,也未能親去領獎。一九八六年去世。

一九八五年:法國小說家西蒙。得獎時創作巔峰(一九五七年至六七年間)早已過去。得獎後一直在南方的葡萄園悠遊度日。

一九八六年:奈及利亞戲劇家索因卡。得獎後時有論文發表,但創作不前。一九九一年以諾獎得主殊榮集結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著名作家,出版一本名為《過渡》的國際性文化評論刊物,以非洲和拉丁美洲與歐美勢力的關係為重點,成為國際文化活動家。

一九八七年:俄語詩人布洛斯基。得獎時僅四十七歲(一九四○年出生)。得獎後曾出版一本詩集,為新舊作合集。但近年除英語文章外,亦偶以英語直接發表詩作,似逐步走上雙語作家道路,是一大變化。

一九八八年:阿拉伯語埃及小說家馬富茲。這位被視為現代阿拉伯語小說之父的作家(一九一一年出生)得獎時創作高峰早已過去。近年偶有短文時評,但已無創作。由於過去作品的譯本未廣受歐美讀者注意,晚近歐美書市反有大量小說譯本重新發行。

一九八九年:西班牙小說家塞拉。得獎時七十三歲(一九一六年生),創作高峰也已過去,可以說已進入當代西班牙小說史。近年仍繼續從事西班牙各地方言辭彙之收集研究,另繼續進行全集之出版。

照以上的報導來看,諾貝爾文學獎這個舉世知名的桂冠確不好戴。八○年代十位得主被「吻」後,祇有加西亞•馬奎斯一人能活力旺盛。未來發展有待觀察的是索因卡及布洛斯基。而其他七位在得獎時,早已不可能再發新枝;因此諾獎其實是終身成就獎。



附記:死吻,英文原來是 kiss of death,可以導致死亡的接吻。典出《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門徒猶大決心出賣耶穌後,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客西馬尼花園,以親吻為暗號辨識耶穌。耶穌被捕後翌日釘死十字架上。所以死吻又稱「猶大之吻」(kiss of Judas),指表面上是愛、友情或擁護之表示,但實際上後果嚴重的行動。後來日常用語另有一個引申義,即好心經常壞事。由於《聖經》為西方文化及文學極重要的源泉,死吻不單收入辭書,西洋文學典故詞典也常有解說。在中文創作裡,散文家吳魯芹的作品曾經運用這個西方典故。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