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921大地震的集體記憶--921十周年紀念
〈回到921現場〉沒有人忘得了那條近百公里地表破裂的斷層線……
沒有人忘得了那條近百公里地表破裂的斷層線,921大震後的中部災區就像民主國家中的戒嚴地區,沿路無非廢墟,軍隊開入,直升機整天盤旋在空中。全國上下共同體驗生命的脆弱與無常,近二千五百具屍體就像一場大屠殺,還有埋在瓦礫、鋼筋水泥、山石中的生命,國內外搜救隊穿梭翻尋,沒有半刻停歇。

1999年(民國88年)9月23日全國降半旗三天,中秋節(9月24日)的三天假期,救災人員及相關業務軍公教人員停止放假,幾十萬人在不一樣的月光下等待救援,天涯明月共此時,可嘆的是月圓人未圓。每個人盯著電視、廣播、報紙與網路關心救災現況,都在問「我能做什麼?」,而且真的著手準備各種捐助與救援。
 

9月21日凌晨1點多,我還在台大研究室向喜歡半夜上班的助理王傳華,交代一些要做的工作,忽然停電,過沒多久一陣搖晃,歷時三、四十秒之久,我們趁著外面餘光,趕忙壓住桌上幾台電腦,免得掉落。這輩子也沒經驗過這麼久的晃動,覺得事有蹊蹺,趕快收拾回溫州街的家,就在快走回到家時,看到留公圳舊址旁的白靈公廟,有好幾位溫州街社區的人聚在那邊談論,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由收音機的轉播,當然知道是來了個不得了的大地震。事後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告訴我,由於停電在前搖晃在後,當時他判斷應是在中部有地震。大概是以前久居地震頻仍的美國北加州經驗,或者中研院地科所的同仁,曾向他解釋過在各類地震中包括有P波(初達波)與S波(剪力波),P波進行較快(如每秒5公里,為一種類似音波的壓縮波或縱波),S波較慢(如每秒3公里,為一種剪力波或橫波,是強地動之主要來源),P波與S波會前後來臨。由於台灣夜間有南電北送的調控(北部一向缺電達四百多萬千瓦,長期仰賴中南部供電,若南電北送的輸變電系統如中寮與天輪變電所受損,北部就有嚴重的停電問題。不幸正是如此。),因此震動之初電廠自動跳電與變電所受損,但P波一直傳出,則由停電與P波抵達台北之時距(如30秒),可算出大約有一百多公里之距離,因此震央可能在中部某處。在921地震之前六、七年,大家關心的是五十幾條活斷層中,嘉南平原出名的梅山與觸口斷層破裂潛勢,由歷史上來看也到了三十五年的大震周期,可能會發作,國科會大型防災計畫因此在那邊推動了一個實驗計畫,多少有想預作因應的意思在,但沒想到卻是一直沒被注意到的車籠埔斷層,產生了大破裂!

當天早上8點多,就與同樣參與國科會大型防災計畫的陳亮全教授(台大城鄉所,後任國家災害防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與蔡清彥教授(時任國科會副主委,防災科技為其轄管業務),一起到位於台大醫院旁國泰大樓內的救災指揮中心,電視台已擠滿走道與指揮中心,他們正忙於彙報災情及安排國內外搜救隊伍之來臨與進行搜救。過兩天,請熟悉南投地理的舍弟與堂兄帶路,與全國教師會的張輝山及劉欽旭會同,先到草屯虎山國小,校園內已是處處帳棚。劉欽旭是虎山國小老師,同時也是受災戶,但他二話不說,忙著向我們說明狀況,我就看到一位小孩緊緊黏著媽媽,一句話也不說。之後,路過光禿禿的九九峰,先到埔里的育英國小,學校是倒成一片,但圍牆外的民宅竟不受影響。再到埔里高中,沿街都是倒塌的房子,漠然的臉。進入埔里高中,救濟物資堆滿角落,林芳郁(現任台北榮總院長)與楊泮池(現任台大醫學院院長)兩位教授,已在當地駐守設立醫療站。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直在跟他的媽媽吵架。傍晚往回走,到國姓老街(九份二山就在旁邊)看一下,真是斷垣殘壁。

居民在路旁未倒的屋簷下茫然四顧,向晚時分全無燈火格外淒涼,冰冷的屍體在看不見的地方沒入蒼涼,正所謂「城破山河殘,街深人黯淡」,不免想起但丁「地獄」第四章25-27節的描述:
  我們在這裡既不大聲抱怨,也不哭喊,
  沒有悲哀之聲,而唯有嘆息之聲
  在永世的空中無止休的顫抖。

還有T. S. Eliot在1922年所寫《荒原》中第一章「葬儀」(The Burial of the Dead):
  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
  由死地繁殖出紫丁香,
  把追憶跟願望揉和,
  以春雨激動遲鈍的根苗。
  (引自杜若洲譯文,1985年)

面對這種情景,我心中想的還是詩篇第二十三篇「耶和華是我牧者」的一段:
  我雖然行經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戰壕是沒有無神論的,在但丁的地獄篇中,祇有耶穌能夠走入這裡來釋放嘆息的幽魂。

9月21日再過三天就是中秋節,本應該是期盼與快樂的日子,但就像艾略特詩中所寫的一樣,四月本應是欣欣向榮的月份,但如地獄般的經歷,紫丁香又如何能從死地中成長?已經奄奄一息的根苗又如何能在春雨中萌芽?死蔭的幽谷是如此的道長且阻,誰能真的安慰?在命運森嚴而且無邊無際的大門前,祇好暫時性的選擇無言。但是,假如這時代還容許有史詩,921絕對是其中最長的一首之一,如何寫好這首從悲傷基調中應該走出希望的史詩,考驗著大家的智慧與愛心。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