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台灣
「十年遠見」是一定要的啦!
第五節 「十年遠見」是一定要的啦!

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並不是說我們整理歷史資料,就能得到預測未來的神機妙算洞見,歷史沒有那麼奇幻奇妙。

歷史能給的,是種種提醒、以及種種警告。

歷史提醒我們:雖然世界越變越複雜,不過世界從來沒有真正複雜難解到我們應該放棄對未來的主觀想像與規畫。複雜的世界也許會讓我們無法再像以前的讀書人立志「為萬世開太平」,但至少十年的眼光、十年的提前思考,是我們可以做、也必須做的。

歷史還警告我們:一個沒有習慣用較長時間尺度思考的社會,放任自己在複雜的世界裡泅泳掙扎,有什麼抓什麼,最終往往哪裡都去不了,白白浪費了所有人的集體才智與集體努力。

一個設定了中程長程目的地的國家,當然不見得最後就能夠到得了那裡;然而漫無目標的漂流者,卻一定到不了提供給最多數人最大幸福的樂土。

看看韓國的例子吧。不到十年前,韓國才在九七、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摔了一大跤,被迫接受屈辱的條件,用IMF(國際貨幣基金)提供的資金從破產邊緣爬上來。傳統大財團體制藏污納垢的弊病同時迸發,經濟基本結構隨時要坍塌。

然而也就在最是風雨飄搖的時刻,韓國政府訂定了清楚而明確的未來遠景││要以電腦時代的高科技需求,重建韓國。遠景之下,他們還找到了工作策略與落實焦點││立即推動全韓國家家戶戶有寬頻,讓寬頻網路成為韓國人生活中固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推動寬頻,帶起了韓國電腦硬體工業,還有周邊設備的研發生產。寬頻架設起來,當然就有了三級跳的影音內容需求,擴大的內容市場刺激了相關產業,從電腦軟體到攝影錄音設備,再到造型、音樂、戲劇等文化部門。

今天的亞洲「韓流」,就是在這樣按部就班規畫下掀起的,絕非運氣偶然。找出國家遠景,凝聚遠景共識,再一步步予以實踐,很困難嗎?不會吧,韓國人只花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讓台灣也開始吧!站在二○○五年的現實上,我們希望二○一五年的台灣變成怎樣?我們又擔心二○一五年的台灣會變成怎樣?最好和最壞的情境,各自會由怎樣的路徑到達?

讓我們嘗試進行初步「十年遠見」思考,看看能不能在封閉的健忘現實之牆上開出一扇小小的窗,引誘更多人一起來眺望窗外的未來。


關閉窗口